星级酒店工程 / INTRODUCTION
黄河下游河床高出地面10米,形成了人在河底走,抬头见帆船的奇观,然而一到汛期,黄河河水猛涨,就会有决堤的危险。那为何不将黄河下游的泥沙挖走,或将黄河改道,然后铲平地上河呢?
黄河从河南邙山流出后就进入到了平原,落差减小、流速减缓,致使大量泥沙开始沉积,开封段的黄河河床增速达到了每年10厘米,河床最高处已达到了10米以上,一旦决堤,整个开封市区都会被淹没,还会影响到下游的山东、江苏等地,甚至有一定的概率会因为泥沙过多将其掩埋,因此也有不少人提出解决方案。
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两个方案是:1.用挖泥船从黄河入海口进入将下游的泥沙挖走;
2.将黄河改道,之后再将地上河铲平进行清淤整治以此来降低河床高度。那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呢?
我们先来说一说泥沙挖走这一方案,首先是设备问题,我们要知道 黄河每年产生的泥沙多达16亿吨,其中有4亿吨的泥沙都会沉积在黄河下游地区。
而“天鲲号”挖泥船的年挖沙量为5000多万立方米,按照一立方湿泥沙1.6~1.7吨进行换算,最大年挖沙量也仅为8935.2万吨,如果要将下游泥沙全部挖走,就需要同时调度4艘天鲲号工作一年才能挖干净,但黄河年年都会有4亿吨的泥沙沉积,这样的解决方法只能说是治标不治本。
其次是生态环境问题,黄河泥沙的大量挖掘,会导致黄河河床稳定性遭到破坏,泥沙的减少还会让河水流速以及河道发生明显的变化,汛期到来时会导致下游地区发生洪水等灾害,黄河三角洲的泥沙补给不足,还会使得海水倒灌以及海岸线倒退等危险发生,黄河鱼类以及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也必将受到影响。
接着再来说说第二个方案,首先是工程量问题,黄河下游地区的地上悬河长达800公里,如果按照平均高度5米、宽度0.8公里来计算,开挖的土方量则为32万亿立方,这是个什么概念呢?要知道,整个三峡工程投入的土石方也不过才5亿立方米,这些土方量可完全再造6400个三峡工程。
其次是资金问题。从卫星地图能够正常的看到,黄河下游遍布着许多村落城镇,还有不少的公路铁路,如果要重新改道,并清理原有河道,光是拆迁就是一个天文数字,改道之后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,也需要大笔资金做修复,所以这一想法在实际中也是不可行的。那黄河泥沙问题该怎么样处理呢?
要想治理黄河泥沙,源头其实是在黄土高原地区,近几年国家也一直在推行退耕还林,根据资料显示,2014—2020年,黄土高原沿线个省份,共完成退耕还林草任务2352.3万亩,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25万平方公里,年均入黄泥沙量减少了4.35亿吨。
还有小浪底工程的调水调沙也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,22年的调水调沙也使得黄河下游河床平均降低3.1米,累计排沙更是达到了25.8亿吨,实际做到了从源头减少了入黄泥沙量。